培育乡土人才打响精河枸杞品牌
“这次我们选取了3个枸杞品种,回去后,结合精河实际进行改良,给群众大规模推广。”3月20日,记者联系赵玉玲时,她正在宁夏进行枸杞选种。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枸杞种植面积从30年前的2万余亩增加到现在的17万亩,优良品种使用率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枸杞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这背后有精河县枸杞协会会长、县枸杞产业发展局高级工程师赵玉玲多年来的付出和坚守。
年,精河县成立了全疆第一个枸杞研究所,赵玉玲开始进行枸杞繁育研究;年精河县成立枸杞开发管理中心,赵玉玲针对枸杞苗木从宁夏引进的现状,和同事们培育、改良适应精河当地环境的枸杞品种。
“当时我们走遍了精河所有的枸杞地,看到枝丫粗壮,结果好、果实饱满的枸杞枝就移种到苗圃进行培育、嫁接。”赵玉玲回忆道。
经过近百次的实验,赵玉玲选育了本土枸杞新品种5个、新品系7个。枸杞新品种推广种植后得到了农民的好评,目前已改造老枸杞园8万亩,辐射带动受益农民近1.9万户。
年,赵玉玲牵头组建新疆枸杞科技服务团队,邀请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等数十家科研院所的专家组成了56个技术专家科技服务团队,走进田间地头服务群众。
赵玉玲还组织营销大户研发枸杞鲜果烘干设备和技术,解决阴雨天和秋季枸杞制干困难问题。示范推广枸杞制干设备台(套),年烘干枸杞干果余吨;示范推广光电色选设备,提高枸杞产品色泽度。目前,赵玉玲已获枸杞机械产品技术国家专利13项,精河县枸杞种植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5%。
小小枸杞成为精河县的一张亮丽名片。年11月,精河县13万亩枸杞种植基地获批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年6月,欧盟正式发布公告,将“精河枸杞”纳入中国首批个与欧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交换中的农产品。
“普及知识仅靠科技人员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要培养一批乡土人才。”赵玉玲常说。近年来,她举办枸杞田间管理现场会次,带领科技人员举办枸杞生产技术培训班期,培育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枸杞种植能手。
赵玉玲说:“培养乡土人才,打响精河枸杞品牌,让精河枸杞成为精河乃至新疆的一张名片,这就是我奋斗的目标。”
编辑点评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以增强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为核心
以健全培养和带动机制为保障
就地培养更多
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让小小的“精河枸杞”跃上了国际舞台
正体现了这种神奇的力量
这股力量不仅推动当地枸杞产业
进入规模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更让当地的杞农
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直接受益者
这其中最值得总结的制胜法宝
就是科技创新对脱贫攻坚
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