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李晓青)5日,“年度新疆考古新发现报告会”在乌鲁木齐召开,由自治区文物局主办,新疆文物考古所承办的会议上,回顾了过去一年新疆考古发掘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自治区文化厅*组成员、文物局局长王卫东说,年,全疆共实施9项主动性考古项目,26项配合基本建设考古项目,累计发掘遗址面积平方米、墓葬座,出土文物近件。
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库车苏巴什佛寺遗址的发掘,证明了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而西域都护府遗址的探索及遗址位置的大致确定则对宣示新疆历史主权,增强文化认同,具有更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王卫东表示,年,新疆考古工作将大力推进“向南发展”,以明确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有效管辖和国家认同为重点,深入开展西域都护府等重大考古项目。
借着此次报告会,记者对这些新的发现进行梳理,为广大读者认识和了解新疆提供更为全面的素材。
(通天洞遗址)
通天洞遗址
勾勒欧亚草原古人类迁徙往来与文化交流
刚刚揭晓的“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新疆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入选,对于该遗址的研究,则成了本次报告会的开篇。
报告会上考古专家认为,通天洞遗址显示出旧大陆西侧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特征,在国内同时期遗址中十分独特,填补了中国缺少典型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文化类型的空白。
通天洞遗址是新疆境内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位于阿尔泰山南麓。提供了本地区旧石器-细石器-青铜-早期铁器时代的连续地层剖面。旧石器时代文化层中出土的石制品种类丰富,包括勒瓦娄哇石核、盘状石核、勒瓦娄哇尖状器、各类刮削器与莫斯特尖状器等典型的勒瓦娄哇-莫斯特文化石制品。
经碳十四测年,旧石器时代地层的年代距今0年左右。该遗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出土的典型莫斯特文化遗存也为进一步探讨亚欧大陆东西两侧史前时期人群的迁徙、交流、扩散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呼斯塔遗址)
三座遗址发掘
深化对天山沿线青铜时代文化谱系研究
位于温泉县的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是自治区境内首次确认的相关联的早期青铜时代遗址和墓地。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为揭开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遗址面貌,提供了一批全新的重要材料。学者们深信,该遗存在亚欧草原的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其进行发掘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新疆及中亚地区青铜时代的考古学研究。
同样在温泉县的呼斯塔遗址也让考古工作者非常兴奋。
呼斯塔遗址考古队领队、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贾笑冰认为,如此规模宏大且完备的聚落布局,在同时期的新疆地区极为罕见,“它很可能是当时博尔塔拉河流域的权力中心”。
呼斯塔遗址的发现和研究,将和博尔塔拉河上游的阿敦乔鲁遗址一起,极大地提高考古专家对西天山地区、乃至新疆史前文化的认识水平。
(海子沿遗址)
而由西北大学、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东天山考古队在对巴里坤海子沿遗址考古发掘后,发现了一处距今年前后的大型石砌房址,房址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尤其是砌筑房址的石块重量多达公斤,甚至一吨。考古人员初步分析,这处规模宏大的石砌房址,有可能是部落贵族居住的房址,该遗址的发掘对于复原该地区青铜时代社会状况与聚落形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马健说,从遗址堆积的情况分析,这处大型房址曾被长期使用,并经过多次修筑,与巴里坤县以往发掘的兰州湾子遗址、石人子沟遗址的房址在建筑结构、遗迹类型、出土遗物等方面都比较接近,属于青铜时代晚期古代人群居住遗迹。
马健认为,海子沿遗址是新疆东天山北麓已发掘的规模最大的房屋遗址,该遗址的发掘以及后续的综合科学研究对于完善东天山地区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和年代谱系,复原该地区青铜时代社会状况与聚落形态,探讨该地区农业人群与牧业人群生产技术、物资传播与交流、人群迁徙等学术问题将提供重要线索和物证。
历史时期考古
四座古城获重大发现
从年开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城子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经过三年发掘与研究,通过对出土文物尤其是云纹瓦当的形制及纹饰分析,考古学家确定石城子古城年代为东汉时期,基本可认定为东汉时期戊校尉耿恭所驻守的“疏勒城”遗址。
而考古人员在塔什库尔干石头城遗址考古中,首次证实南门存在,古城内的丧葬特点反映中原文化在帕米尔高原传播。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馆员艾涛说,年他们在对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石头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中有重大发现:朅盘陀国公共墓地被发现,并发现精致箱式木棺,体现出这里与中原文化的一脉相承。学术界争议多年的石头城是否存在南门问题得到证实,南门不仅存在,而且是个突门。
艾涛表示,石头城遗址附近出土的四直腿箱式木棺不仅仅是当时的葬俗葬具,它也反映了中原文化在帕米尔高原地区的传播,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此外,箱式木棺由东向西的传播路线也为我们探索楼兰古国消失之谜提供了新线索。
“此次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南门的确存在,但和普通城门不同,这是一个暗门,从城墙外面完全看不出来,古代的正式名称是突门。因为从内城南门现存的门道墙面和残存的门柱可以看出,门外墙体预留部分的厚度也是比较薄的,可以在短时间内挖穿并形成供人通行的门道。”艾涛说道。
此外,考古人员在博乐市达勒特古城遗址内城、外城遗址发掘中取得诸多新发现,出土遗物中既有来自中原地区的瓷器,也有来自海边的贝壳,还有来自中亚或西亚的青金石、琥珀等,证实了在辽-元时期达勒特古城作为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镇,贸易交流繁盛。
通过对奇台石城子遗址、库车龟兹故城、塔什库尔干石头城、博乐达勒特古城的考古发掘,为实证新疆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了更充分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