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现役部队组建原因和历
TUhjnbcbe - 2021/8/7 0:03:00
作者:刘克俭
  ?军事历史?杂志是向国內外公开发行的军事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学会会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类扩展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在该刊年11月28日出版的第6期上刊登了?铸剑阿拉套山?一书主编刘克俭撰写长达九千余字的?*生产建设兵团原现役部队组建原因和历史作用初探?长文,以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原现役部队成立五十周年。现将内容刋于美篇。年第6期专题研究*生产建设兵团原现役部队组建原因和历史作用初探★刘克俭摘要:组建*生产建设兵团现役部队,是由于年后中苏边境发生一系列重大武装冲突事件和军事战略态势发生重大转变直接推动的。之所以中央军委能在危机爆发短时间内作出组建兵团现役部队的应急之策,也是由于八大重要历史因素推动,以及中央军委长期遵循既要保持合理足够的常备军又要节约国防资源这一战争规律的必然结果。*生产建设兵团现役部队在特定时期内,在平衡*当面中苏兵力对比、震慑“东突”分裂分子、维护兵团各级机关指挥领导权威、提高兵团整体战斗力方面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危机情况下进行国家战争动员提供了经验。为完善*边防体系,增强边防力量作出了贡献。关键词:*生产建设兵团中苏边境冲突现役部队边防建设中图分类号:K27E.52文献标识码:A文献编号:--()06--05
  [作者]刘克俭军事科学院原外国军事研究部研究员,*生产建设兵团原步兵第五团首批战士.
  20世纪60年代未丶70年代初,在中苏关系紧张对峙的疾风暴雨中,中央军委在祖国的西北边陲,*生产建设兵团建制内先组建了50个现役连队,后在此基础上又从各军区抽调团级指挥班子重新组建了一支由12个步兵团、1个道路工程团和2个独立营组成的特殊现役部队。这支部队有数万之众,穿军装却不在编制内,执行戍边重任却不花军费,组建5年零8个月后绝大部分又整编为*边防部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在平衡*当面中苏兵力对比、震慑“东突”分裂分子、维护兵团各级领导指挥机关权威、提高兵团整体战斗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仅就*生产建设兵团原现役部队的组建原因和历史作用进行初步探讨。一、在*生产建设兵团组建现役部队的原因在*生产建设兵团组建现役部队有偶然因素促成的直接动因,也是历史因素推动的必然结果。(一)直接动因*和平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大部于年集体转业,组成*军区生产建设兵团。a之后,兵团全体干部战士,除在*军区兼任领导职务的个别首长外,如:兵团司令员陶峙岳、政委王恩茂和副司令员程悦长等,其他人员全部退出现役。在兵团再次组建现役部队,是由于中苏边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武装冲突事件和军事态势发生重大转变直接推动的。1.七里沁岛事件。年1月,苏军出动装甲车在七里沁岛上冲撞中国边民,撞死、压死中国边民4人,制造了中苏边境第一起严重流血事件。2.珍宝岛事件。年月2日,苏军派出边防巡逻队登上珍宝岛,驱逐中方正常巡逻人员,发生中苏边境首次武装冲突。月15日和17日,苏军再次动用坦克、装甲车在武装直升机和远程炮兵的支援下登岛。中方打退了对方的进攻,控制了全岛。这次作战即军史上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a参见《*通志》第7卷,《生产建设兵团志》,乌鲁木齐:*人民出版社,年,第页。年第6期专题研究.塔斯提事件(又称孙龙珍事件)。年6月10日,在中苏边界西部地区的*塔城地区巴尔鲁克山下塔斯提河畔,苏联边防部队阻挠中国牧民的正常作业,引发冲突,中国牧民孙龙珍(女)被苏军开枪打死。附近赶来的中国边防部队开火还击,冲突升级并蔓延到西部边境。4.铁列克提事件。年8月1日,中苏在中国*边界铁列克提地区再次发生武装冲突。苏军出动直升机掩护坦克装甲部队,在炮火支援下袭击在铁列克提地区巡逻的两个中国边防军巡逻分队,巡逻分队中28人(包括名随军记者)阵亡,1人重伤。除上述主要事件外,中苏边境军事政治态势发生重大变化也是催生兵团组建现役部队的主要因素。年月中苏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后,两国关系急剧恶化,苏军开始在中苏边境大量快速增兵,气势汹汹,形势非常紧张,短时间内陈兵百万于我国北部边境,造成大兵压境的战略态势。鉴于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变化,月15日毛泽东向全*下达了“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在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决不能忽视美帝、苏修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危险”,强调要做好充分准备,准备他们大打,早打,打常规战,打核大战。4月28日,毛泽东在九届一中全会上再次强调“要准备打仗”。10月中旬,全军各部队进入了一级战备,全国进入了“深挖洞”“广积粮”的备战状态。
  在年召开的中国共产*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主席在主席台上接见了珍宝岛边防站站长丶战斗英雄孙玉国。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指示精神,中央军委不仅适时调整了战略部署,确定了主要防御方向和防御要点,而且在“三北”方向组建了一系列守备部队和机动部队。*兵团现役部队就是这众多新诞生的部队中的一支。就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刚一结束,中央军委就做了在*兵团组建50个现役连队(总兵力人)的决定。这些连队分别配置在兵团各师、哈管处和兵团机关。紧接着,年中央军委又做出了从总部和各大军区抽调干部在*兵团每个师都组建现役团的决策,一共组建了1个现役团又2个独立营的现役部队。其中,除在农7、农8师各组建2个步兵团外,在其余的每个农建师各组建1个步兵团,在建工师组建1个道路工程团b,并在兵团司令部和后勤部各组建一个独立营。总兵力1.9万人。由此可见,兵团组建现役部队完全是在突发冲突和大兵压境形势下,中央军委所采取的应急之策。(二)历史渊源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央军委在*兵团组建现役部队不仅有偶然因素,也是历史的必然。第一,*兵团原来就是现役部队,有组建现役部队的基础。兵团是年由进驻*的解放军第2、第6、第5军(民族军)大部和第22兵团(起义部队)等现役部队集体转业的特殊建制单位。转业后虽然主要任务为农业生产和建设,但它的生产指挥体制依然与军队一致,在执行屯垦戍边职能方面接受*军区的领导,又冠有*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头衔。因此,便于重新组建现役部队,也便于领导和指挥。
  年7,8月间,时仼中共*分局书记,*军区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王震(左二)和22兵团司令员陶峙岳(中)等*生产建设兵团的元老们一起研究石河子垦区的规划。第二,兵团的使命就始终是屯垦戍边,而组建兵团现役部队的目的是增强兵团戍边能力,为保卫边疆安全、遏止民族分裂势力创造稳定的*形势。第三,*兵团为建立*边防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圆满地完成了*和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使命。50年代初,中苏关系友好,中国的战略部署是“背靠沙发,面向东南”进行战略防御。最初在*现役机动部队只有陆军第4师,没有边防部队。边界是友好边界,有边无防。年中苏在意识形态方面发生分歧,而且愈演愈烈。意识形态冲突与国家利益交织在一起,两国关系逐渐变冷,军事冲突开始升级。年7月在*博孜艾格尔山口附近地区,苏联边防军以中方越界放牧为由,追打我牧民,驱赶牧群造成“博孜艾格尔山口事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两国间的第一次边境冲突事件。从此,中苏边境冲突事件层出不穷。仅年当年,类似事件就发生了上千起。特别是年四五月间发的“伊塔事件”,苏联煽动和强迫6万多中国边民越境去苏联,并带走了0万头牲畜、辆机动车,导致数十万亩土地a参见《裕民县志》,乌鲁木齐:*人民出版社,年,第页。b参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年,第62页。年第6期无人耕种,座边境县城几乎成为空城。周恩来总理紧急电召兵团副政委张仲瀚进京,下令兵团立即派值班民兵和职工分赴伊犁和塔城边境阻止边民外逃,实行“代管、代耕、代牧”,维护边界治安。*兵团第一时间向边境地区派出了1.7万多人的高素质工作队,分赴边境第一线指定地点执行任务,稳定边境秩序;同时立即组编了6个独立营,共21个武装值班民兵连,开赴中苏边境展开布防,迅速建立起82个哨卡和巡逻点,开始昼夜不停地沿国境线巡逻,并在塔城、裕民、额敏县边境地带设立了8个边防检查站。到年底前又在中苏边境建立了19个边防工作站,填补了边防空隙,加强边防力量,边民外逃行动基本被制止,中苏边境“有边无防”局面得以改观。从年11月开始,两年内兵团在伊犁、塔城、博乐、阿勒泰等地长达公里、纵深10公里至0公里的边境线上,根据当时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的邓小平“上去了,就不要下来,就地建立边境农场”的指示,建立了58个边境农场,控制着9处与邻国有争议的地区,并组建了00个齐装满员的民兵值班连。a对苏联蚕食中国领土的行为进行了上百次针锋相对的斗争,成为镇守西北边疆的国防屏障,全力巩固祖国的战略要地,捍卫领土完整,使我国西北边疆安全有了可靠的社会基础和军事基础,结束了我国西北部边界有边无防的状态。
  年伊塔事件后,兵团前出至边境一线地区,建立了众多的边境农场,哨所,维护了边境的稳定。上下两照片反映了当年农4师团场在边防一线保卫边防的实况。
  第四,*兵团在长期执行生产任务后军事功能有所下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战斗力大大地减弱。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初,*兵团担负并圆满完成了主要的守边固边任务,但是由于兵团长期以生产建设为主,其指挥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履行作战职能,戍边团队已经老化。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各团场领导大都是年和年入伍的老同志,作战骨干都是40多岁拖家带口的老兵,武装值班连队虽然有部分支边青年和少数兵团二代子弟,但都缺少训练和作战经验。特别是年石河子的“1·26”事件打响了全国武斗的第一枪,严重地破坏了兵团的指挥体系。b据*兵团志记载,年前,兵团师职以上干部被打倒靠边站的15人,占同时期同级干部数量的84%,团职干部有人,占同级干部的54%,还有相当数量的连队干部也被“打倒”“靠边站”,*兵团正常生产、工作几乎瘫痪。c其军事功能和戍边的作战能力被大大地削弱。第五,*中央和中央军委一直在不断加强*兵团戍边的战斗力。中央军委为保持兵团的作战能力不下降,发挥其军事功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年5月,中央军委调新中国成立后指挥作战最多、又刚从中印自卫反击作战战场上走下来的第54军军长丁盛,到兵团任第一副司令员,同时还调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裴周玉、空5军副政委李荆山、军委炮兵科研部政委贺振新到*兵团任主要领导职务;—年,中央军委从北京、沈阳,南京等军区和海空军转业近名士兵,给*兵团补充新锐力量;年9月15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中央军委决定在*生产建设兵团增建10个步兵师、1个地面炮兵师、1个高射炮兵师、1个坦克师。后因“文革”动乱干扰,这1个师没有组建起来。d年8月,中央军委又调第67军副军长孔瑞云、第16军副军长杜海林、江苏省军区第二政委曾如清到兵团任职,以稳定兵团形势,改变兵团的混乱局势;年10月,中央军委再调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张竭诚任*军区副司令员兼*兵团司令员,调吉林省军区副政委孙寅东到兵团任副政委。与此同时,军委从三总部和军委直属院校中调多名现役师、团职(少数军职)干部充实兵团干部队伍。到年5月兵团转制为止,共调入现役干部多人。年12月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指示,将*生产建设兵团划归*军区建制。中央军委通过不断加强兵团的领导力量丶补充新锐战斗力丶组建现役部队,最后直接把兵团划入军区建制等措施,不仅有效地遏止了兵团的混乱局面,稳定了*形势,而且大大地增强了兵团的军事职能,改变了战略态势,增强了兵团的戍边战斗力和战略威慑力。a数据均来自《*通志》第7卷,《生产建设兵团志》,第27、页。b参见《*通志》第7卷,《生产建设兵团志》,第页。c参见《*通志》第7卷,《生产建设兵团志》,第页。d参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6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年,第47页。
  年参加革命的孔瑞云将军于年调任*生产建设兵团任副司令员,主管军事工作,对兵团现役部队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功不可没。年参加红军的张竭诚将军,年10月调仼*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军区副司令员,在他主政期间,兵团现役部队由五十个连队发展到十三个团又两个菅。
  第六,兵团有组建现役部队的经验。兵团实际组建现役部队并非始于年,其实早在年就已经参与组建了一个师级的现役部队,只不过组建后的部队没有隶属*兵团。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组建基建工程兵,决定从*兵团抽调干部组建基本建设工程兵第2支队。由农6师副政委孙志杰任支队政治委员,农7师政治部主任张晓村为副政委率08名兵团干部与冶金工业部第九冶金建筑工程公司整编为基本建设工程兵第2支队。这是基建工程兵最初组建的两支部队之一,它的组建不仅为大规模地组建基建设工程兵和兵团现役部队积累了经验,也为*兵团组建现役部队奠定了基础。年8月1日,兰州军区在甘肃嘉峪关市举行了为基建工程兵第二支队和第二支队所辖八个大队(团)授旗仪式,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徐国珍亲自向支队长梁永生,支队政治委员孙治杰授旗,与会的有以*生产建设兵团为主组建的支队,各大队和营连班子,从四川新征入伍的新兵和近2万名第九冶金公司的工改兵。图为授旗大会的实景。第七,在兵团组建现役部队也是国家在非常时期的无奈之举。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边境紧张以来,蒋介石利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和国家所面临的困难和国际环境对我不利的变化叫嚣反攻大陆。年4月美国介入越南战争,抗美援越又在关键时刻,同时印度也配合苏联在我边境捣乱。根据当时国家和军队的综合实力,中国不可能两面作战,及时调整战略部署,暂时在西北方向通过加强*兵团军事领导力量提高其戍边能力,在东北方向依托黑龙江等自然地理阻隔,维持边界现状。60年代后期,蒋介石反攻大陆行动被我挫败,中印反击战获得全胜,美国于年宣布从越南撤军,中美重开华沙条约谈判,中美关系走向缓和,中央军委开始调整军事战略和兵力部署,依托现有部队组建相当数量的守备部队(仅在东北方向就新组建了近十个守备师),面向“三北”组织战略防御。但由于中国综合实力不强,特别是“文革”时期国家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国防经费严重不足,从沈阳军区某新组建的守备师营建费每平米不足10元钱就可看出当时国防经费捉襟见肘窘况。有限的国防经费只能用于在华北、东北主要方向上组建部队进行兵力部署,在西北方向*依然要充分发挥兵团的军事能力,组建不花军费的现役部队,配合军区部队作战。第八,中央军委已经取得了大规模组建不使用国防经费、不占军队员额,而又能增加军队实力的现役部队的经验。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分别从冶金部、煤炭部、水电部、化工部、建工部、交通部等中央部直属的施工队伍中抽调有关人员,组建基建工程兵,约十多万兵力,后来发展到数十万兵力。基建工程兵组建后,接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双重领导。部队不使用国防经费,实行经济核算自负盈亏。从此,不仅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建设多了一支生力军和突击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又多了一个新兵种,而且中央军委和三总部也积累了不用国防经费组建现役部队、增加战略威慑力的经验。这也是促使中央军委在突发情况下迅速在*兵团组建现役部队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上述原因外,*兵团组建自给自足的现役部队还有更深层次的历史原因。考察世界战争史,军队最早起源于非职业化军队,西方最初的诸多军事作战行动是发生在收获季节之后或农闲时节。那时的战士是一手拿锄,一手拿剑。即使现代军队,有不少国家依然进行农业生产。如埃及军队在沙漠中开荒种地,不仅保障了军队的部分补给,而且给民众做出了开发沙漠的榜样。纵观中国战争史,屯垦戍边并非是共产*军队的创造,早在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开始在西域实行屯垦戍边,鼎盛时期是西汉、唐代和清代,中央王朝的军队在*有多年的屯垦历史。仅清朝在*有24个屯区,精河、伊犁都有。历史证明,“屯田兴则西域兴,屯田废则西域废”,屯垦戍边成为中国历代王朝治理*的良策。人民军队历史上的延安大生产运动、西北野战军进军*后的开荒生产、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军队大办农场,以及现在边远地区、海边防地区的部队自己建大棚、种蔬菜、养猪羊等进行自我部分保障,这不仅是效法古人,同时这也是遵循战争基本规律,既要保持合理足够的常备军又要坚持节约国防资源的原则。因此,从理论上来看,在特定历史时期,在*兵团建立不花国防经费的现役部队,进而增强和提高兵团的戍边能力是一种明智的战略选择。二、*生产建设兵团现役部队在历史上的作用一是对平衡中苏军事实力对比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生产建设兵团现役部队以步兵团为单位隶属各个农业师,是各个农业师的拳头部队。以隶属农5师的步兵第5团为例,该师虽然编制只有一千多人,但它在博乐的存在,填补了博尔塔拉州解放军机动部队的空白。同时它是农5师的拳头和尖刀部队,在战时必将带动该师10个团的武装力量,大大改变了与阿拉山口当面苏军兵力的对比。就*兵团不到2万人的现役部队而言,它填补了不少地州,特别是一线地州的现役军事机动力量部署的空白,在战时必将带动兵团所有师的作战能力,真正发挥兵团屯垦戍边和人民战争之伟力。二是对“东突厥斯坦”民族分裂运动给予了有力震慑,有效遏制了其发展。20世纪60年代未70年代初,“东突”组织利用中苏关系紧张、军事对峙和边境冲突之机,大搞民族分裂活动。如:在博尔塔拉地区成立了“东突运动”博乐分部,驻地农5师现役营积极参加和策划了打击“东突”博乐分部头目的行动,有效遏止了“东突运动”在博尔塔拉地区的发展。兵团现役部队在兵团和自治区*委的领导下与公安、司法机关密切配合沉重地打击并有效地震慑了“东突”势力。 *生产建设兵团现役部队一成立,就参与打击丶震摄"东突运动"的行动,加强军事训练,参加国防施工和生产建设,组织民兵训练,组织军民联防,彰显军事存在,对改变边境态势,稳定各地州安全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照片为*兵团步兵第五团在博尔塔拉自治州建州20周年庆祝大会上展示分列式。三是对在“文化大革命”中稳定兵团各级领导机关权威和*局势发挥了重大作用。兵团现役部队成立时,正是兵团各级领导受到严重冲击,各级领导机构几乎瘫痪,重要目标面临威胁的关键时刻,在各师先后成立现役警卫营、现役团,在兵团司令部和后勤部成立现役警卫、运输独立营,并担负重要部门的警卫,接管了弹药、机要等要害部门的警戒任务。这无疑是对兵团和各师领导的支持,维护了领机关的权威,对稳定当时万人口的*生产建设兵团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而对稳定当时有万人口的*局势发挥了作用。四是对提高兵团的整体作战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兵团现役部队不仅以自身在武器装备、兵源组成和军事训练等方面的优势提高了兵团作战能力,而且通过与其他非现役部队在军事训练和军事技能方面的交流,以及在作风纪律方面的影响,对兵团战斗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步兵第5团就经常组织武装民兵的训练、互相见学、交流经验,对提高农5师的整体作战能力发挥了作用。五是对在危急情况下进行国家兵力动员提供了经验。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在兵团应急组建现役部队,是在举国备战、准备打仗,准备打大仗,准备打核大战背景情况下实施的。它提供了在当时国力不足、兵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给兵团注入少量现役力量而快速提升兵团战斗力,而又节约国防开支的一个国防动员实例,为未来发生全面战争或局部战争进行动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六是对完善*边防部队防御体系,增强*边防力量作出了贡献。随着国际局势缓和,保持数量庞大的常备军已无必要,*生产建设兵团这支新成长起来的劲旅,在大裁军前夕作为骨干力量被保留下来绝大部分整编为边防部队。这不仅为*边防部队注入了新锐力量和新鲜血液,而且结束了*大部边防只有分队而无部队的历史,完善了*边防部队防御体系。各兵团现役部队首任主官大都担任了一线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兵团现役部队出身的干部们相继担负了*各边防团的主官,兵团现役部队的精神继续在北塔山、阿勒泰山、巴尔鲁克山、阿拉套山、昆仑山脉中传承,来自全军各部队的优良作风在*边防部队中发扬光大。[责任编辑:刘向东]*兵团现役部队整编为边防部队后,各团首任主官不久大都走上了边防一线分区的主要领导岗位。步兵第5团首任团长王永贤(左),整编后不久就升任阿勒泰分区司令员,这是他在阿勒泰边防线上勘察地形。 兵团现役部队步兵第2团特务连连长肖岗城(69年老兵),年带队进驻神仙湾,被任命边防1团首仼神仙湾边防连连长,该站为全军海拨最高(米)的边防站,位于被称为万山之祖,世界屋脊的屋脊,除南极,北极外最大的冰雪覆盖区的卡拉昆仑山上。上照片左下方就是该边防站的营房。该边防站所在地空气含氧量只有低海拨平原地区含氧量的47%,年平均温度低于零度,最低温度零下40度,水70度就开了,条件异常艰苦。2年该边防站被中央军委授予"卡拉昆仑钢铁哨卡"这是肖岗城任连长时,神仙湾边防站营房 兵团现役部队步兵12团69年老兵刘同新先后任边防团任参谋,侦察股长,阿勒泰军分区侦察科参谋,北疆军区训练处长。4年被任命为边防7团团长。照片中是刘同新团长在6年亲自带队,深入夏尔西里争议区抵近侦察,为国家外交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夏尔希里争议区回归作准备
  年,中国博尔塔拉地区边防副代表、边防7团团长刘同新,与苏军边防副代表乌斯肯巴耶夫在庆祝欧亚大陆桥正式通车仪式上,在中苏铁路接轨点上各自脚踏着自己国家的轨帎合影。注意两国接轨所用的魚尾板是不銹钢制造的。
  兵团现役部队70年老兵田晓东,被任命边防6团团长,铁列克提事件就发生在他团防区。这是田晓东团长(左)和政委毕建勋(69年兵团部队步兵第11团老兵)在巴尔鲁克山边境勘察田晓东(右二)
  *生产建设兵团步兵第2团72年老兵郭凤林(中),曾任边防1团班长、连长、副参谋长,团长等职。2年任神仙湾边防连连长时,神仙湾哨卡被中央军委授予“喀喇昆仑钢铁哨卡”荣誉称号。同年,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军英模代表座谈会。4年被三总表彰为“全军优秀基层干部标兵”,8年当选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年被南疆军区表彰为“昆仑卫士”。兵团现役部队步兵第12团老兵王智良,年月入伍,先后任战士、司令部参谋,边防第团作训股长,阿勒泰军分区司令部军务装备科科长,边防三团团长等职。这是他在年在可可托海边防2连杜尔贡边防执勤中
  这是年8月王志良任边防团团长期间与蒙古国边防代表杰凯依在中国塔克什肯边防会谈会唔站前合影王育才团长在边防一线。王育才,兵团步兵第11团年老兵,历任战士,团司令部司号长,排长,参谋,边防5团付参谋长,塔城军分区司令部军务科科长,边防第5团团长。在其仼团长其间,由于他与*委一班人的共同杰出工作,年总部在该团召开了全军陆地边防部队战备执勤与边防巡逻试点工作现场会.6年为兰州,*两级军区在边防5团召开了边防部队三年配套建设试点现场交流会。担任团长五年,因工作突出,完成任务好,被*军区连续三年评为先进团*委,三年被*军区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团,三年被*军区评为后勤保障先进团,四年被*军区评为安全工作先进团。6年本人光荣出席了兰州军区*代会。王育才团长在团*委会上讲话
  年兵团现役部队步兵第5团炮连战士魏平亮在阿拉山口边防站老瞭望哨所执勤
  这是兵团现役部队步兵第5团69年老兵,边防7团团长,博尔塔拉分区参谋长李炳振主持设计的阿拉山囗新瞭望哨图片和图片说明是编美篇时后编入的。论文的基本观点来自刘克俭主编的?铸剑阿拉套山?一书。《铸剑阿拉套山》内容简介《铸剑阿拉套山》是由原部队老兵,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刘克俭(退休)主编;由近7位包括从炊事员到副司令员在内的古稀花甲老兵撰写;由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身经百战的董占林中将,和我国科学出版界知名评论家、诗人苏青作序的一本以回忆部队从组建到走向边防时期,部队建设和官兵战斗生活历程为主体的多体裁综合性文集。该文集主要有红色足迹,激情岁月,老兵风采,军旅抒怀四个篇章组成。文集站在历史的高度系统全面地分析了*生产建设兵团现役部队和部队(边防7团前身)形成原因和历史作用,深入挖掘了部队红色基因和老首长们的作战经历,研究了五十四军传统及对部队的影响,客观地评价了部队的历史地位,充分展现了部队和官兵的历史和现实风采。本书在编撰之初就提出了参与的群众性,内容的广泛性,历史的深入性,研究的系统性的指导思想。是一本多层次、广角度、全方位、大容量反映部队历史面貌的好书。它揭示了部队虽然历史短暂,却是一支做出重要贡献,在关键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部队。部队是用战略预备队标准打造的一支铁军部队,同时也是一支涌现过张思德、欧阳海、王杰式等优秀人物的部队。这些并不为的后来人及有些当年的老兵所知,它揭示了许多部队鲜为人知的史料和故事。在许多方面弥补了军史和当地地方志的空白。
  《铸剑阿拉套山》赞助人温守政(右二)、副主编范建生(右一)、吴东胜(左一)和主编刘克俭(左二)在北京首发式上合影。《铸剑阿拉套山》的主要看点1、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兵团现役部队的组建原因和它在历史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该部分填补了国内军内研究空白。2、在红色基因传统研究方面,抢救挖掘出了不为人知的步兵第五团团首长的战斗经历,并探索了步兵第五团红色基因和传统的渊源。、用多种体裁展现了部队广大指战员战斗生活的雄伟画面、英雄业绩,及他们后来所展现出来的骄人风采。《铸剑阿拉套山》所记录的不少战友的事迹已经载入了共和国的史册,同时经我们的推荐老兵张飚的事迹已经列入了*军区“喀喇昆仑精神”主题展览馆(军区军史馆),下一步还要列入*军事博物馆。这不仅是我们《铸剑阿拉套山》编辑部的荣耀,也是我们部队、驻阿拉套山边防部队和整个兵团现役部队的骄傲。
  《铸剑阿拉套山》编委会向老部队赠书,参加赠书仪式的编委会成员:杜荣国(便装左一)、刘克俭(便装左二)、牛新渠(便装左三)、黄宪(便装左四)《铸剑阿拉套山》编委会在训练现场向新战友赠书
  这是*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颁发的荣誉证书《铸剑阿拉套山》一书,在*各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表示,这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边境军事防务的力作对研究、撰写*兵、地融合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自治区档案馆表示,我们要将花甲老兵历时两年写成的精品之作永久性的收入国家档案馆中,使其惠及千秋万代,并为文集编辑部颁发了收藏了荣誉证书。*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认为一群古稀老兵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仅用不到两年时间,既完成了80万字的文集创作,却填补了兵团军事史的研究空白,令人感动和钦佩。生产建设兵团史志办表示,这部老兵文集是一部正式出版发行的兵团现役部队的精品史籍。兵团档案馆认为这部老兵文集添补了我馆军史藏书的空白。兵团退役军人事务局表示,兵团退役军人事务局刚刚挂牌成立,一群情系兵团心系国防的老兵就送来了如此的厚礼,令人感动不已。*军区政治部*史军史编事研室及文史研究档案管理部门对文集的出版表示祝贺,对古稀老兵的初心不变,为人民军队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国防建设做出贡献表示敬重,并决定把《铸剑阿拉套山》编辑部推荐的疆字部队优秀退伍老兵,全国模范检察官,*中央,国务院表彰的“改革开放先锋"人物张彪同志的照片及事迹补充到军区先进模范人物专栏中彪炳兵团老兵风采。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农五师史志办均表示《铸剑阿拉套山》添补了五十年前的地方志军事史上兵团现役部队的空白,农五师展览馆负责人还表示在该师展览馆中还要加上被遗漏的兵团步兵第五团的内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现役部队组建原因和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