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随笔ldquo博乐风味rdqu
TUhjnbcbe - 2021/8/11 13:56:00
彭洋挂号             http://www.hyfdcw.com/news/58270.html
“博乐风味”印记-庞良君-

有句老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博乐,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和*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所在地,位于*西北部、艾比湖之西,地处阿拉套山和岗吉格山间谷地、博尔塔拉河畔。第一次到*出差,是在一个深秋,应邀去位于博乐的*生产建设兵团八十四团“赶考”,要为那里讲两场“文化课”,下榻的处所就是兵团为我提前安排的艾比湖大酒店。这地方十分清静,大堂和房间的装饰都很有些艺术感。当晚,我很多年没有见到的一位曾在内地任中学教师时的同事从兵团朋友那里得知我来了博乐,便特此到酒店登门看望,此前他是以在赫赫有名的黄冈中学做副校长的身份来这里支边的,如今已到博州来支边支教做一所知名高中的校长五年有余,因硕果累累颇有声望,已成了中宣部表彰、誉满*的“最美支边人”。他给我带来几罐*特产的奶茶,让我品一品,顺及聊到了*的美食文化,算是让我对“西北风”里的美食有了一个“预习”。

后来的几天,除了穿插安排我在这里做两场文化讲座外,还有幸被安排到兵团一些基层连队调研和采风,用餐主要以在连队办的几处食堂为主,我也有幸在这几处地方好好体验了“西北风”里的美食。原以为博乐是人烟稀少的荒漠之地,没想到在这几处连队一走,到处是瓜果飘香,羊群成片,沿途移步见景,目光所及都可看到赫赫有名的博乐红提和大片大片的黄蜜宝。即便是连队办农场的几处屋舍,虽然没有院落,但门前屋后都是开放式的果园和菜地,果林上苹果满枝,菜地空隙还建有木制文化长廊,长廊两侧爬满葡萄,菜地里种有番茄、丝瓜、辣椒、胡萝卜、竹叶菜等五颜六色的果蔬,而野韭菜在这里也生长得非常茂密,看上去就非常诱人胃口。菜地边还修有木制亭阁,在这里闲庭信步,看一看,坐一坐,甚至亲手触摸一下果蔬,都可赏心悦目到极致。万没想到,就在这“西北风”里,还有如此好的一方水土,在养博乐这里的一方人。晚上到了用餐时刻,跨进简朴的屋舍,除了上来门前屋后菜园子里自种的各类蔬菜外,还上了一盘大碗鸡、大碗羊排、羊骨头汤,至于桌上摆的瓜果五颜六色,可谓是秀色可餐,一问,才知道这些都是产自博乐的“荒漠之地。

在将要离开博乐的前日,一位曾到湖北进行过文化艺术交流的作曲家朋友,再三要请我坐一坐,他邀来兵团文艺界的几位朋友陪我进了一处毡房,恰恰这几位朋友的老一辈都是早年从湖北去*支边的,一围坐下来,我们就显得更为亲近,加之又都在文化领域有一技之长,坐在一起就格外默契。席间,有幸听听他们唱唱当地的民族歌曲,也听听他们讲述老一辈到*支边的故事,又边品品*的美食风味。最难忘的,有一个羊肉手抓饭至今令人回味无穷。据说手抓饭最早是中亚和伊朗的传统食物。在印度、阿拉伯等国家都有著名的抓饭,不同地方手抓饭因用料和佐料不同而风味不同。而*的手抓饭为维吾尔族和乌兹别克族的传统主食,当地叫做“朴劳”。由于食用方式为净手抓食,故汉人称之为“抓饭”。如今,手抓饭其实不再用手来抓吃了,一般已改用勺子来进行。但现在还依然把这种吃法称为抓饭或手抓饭。这手抓饭的主料为大米、胡萝卜、羊肉、洋葱、葡萄干等。这几味食材混合焖制出的饭油亮生辉,香气四溢,味道可口,作为日常快餐已遍布大街小巷。尤其在一些重要的日子已成为招待亲友的必备佳肴。手抓饭现在也叫“十全大补饭”,其营养丰富,风味独具,并且数小时还能保持色香味形不变。在*手抓饭花样繁多,除了用蔬菜油,也有用酥油和羊油来操作的。除了穆斯林忌讳的猪肉,常见用肉包括羊肉、牛肉、禽类和蛋类。素抓饭则用杏干葡萄干等等干果来做。过去,我对这种做法的餐饮,基本不沾,而这次在博乐,却放开了自己禁忌,只不过没有用手来抓饭,而是用勺子来尝试体验的,一顿体验,就立马改变了过去的老观念。没想到,这手抓羊肉饭口味如此之好,问及在博乐工作的朋友,得知博乐还有这样的专门餐饮店,而且生意很旺,一盘手抓羊肉饭也就二十五元一份,如果吃完了一碗只加饭不加羊肉就不另外收钱。吃了这手抓饭里的羊肉,当然是“过口不忘”的。即便从*出差归来已近两年,但对博乐这一顿有文化交流的畅叙、有手抓羊肉饭口福的晚宴,对博乐好客实诚有趣的文化界友人,仍然十分惦念。

前不久,我的一位在北京颇有建树的朋友回到老家湖北,特邀我在江对面遗爱湖畔小聚。他告诉我,刚刚从北京去*罗布泊一带穿越了一趟,感慨良多,并劝我有机会也去那里穿越感受一下,一定会多有灵感写出新东西来。这又一次让我勾起了对“西北风”旷野的深情遥望,闲暇在书房,我翻阅起两年前到*博乐行走拍摄的一张张留影,仿佛又回到了“西北风”美丽辽阔的旷野里。

庞良君

现供职于湖北省鄂州市委宣传部。第四届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先后在《湖北日报》《芳草》《长江文艺》《长江日报》《长江丛刊》《诗歌报》《杂文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等全国多家报刊发表诗歌多首、散文多篇,随笔、报告文学、文学评论多篇。已出版诗集《母亲河》、散文集《山外山札记》等6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随笔ldquo博乐风味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