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贴心见真情
——自治区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系列观察之一
“刚刚离开柯坪县玉尔其乡托木力村,离开弟弟色买提·玉素甫一家,我已经开始想念弟弟热情的笑容,想念弟妹做的美味拉面,想念我和弟弟躺在上面谈天说地的炕……”在返回乌鲁木齐的列车上,自治区*委统战部干部董成平饱含深情地写下日记。
自治区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开展以来,结亲干部背着行囊、带着礼物,来到亲戚家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大家吃农家饭、睡农家炕、干农家活,就像在自己家一样,没有丝毫的生分。亲戚家中旺旺的炉火、滚烫的茶水、干净的被褥,无不让结亲干部感动。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不仅拉近了干群距离,改进了干部作风,更让亲人之间的心越贴越近。
▲年12月22日,昌吉回族自治州国家税务局第二批结亲干部与村里的亲戚共9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开展了“结亲周里冬至暖民族团结情谊浓”主题活动,各族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共唱民族团结幸福歌,感受节日的温暖。(图:侯蓓、彭海东)
加深了解工作更有方向“超市一天纯收入百十来元,一年可以赚4万元,今年房子也重新修整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年12月24日,博乐市青得里镇祖木墩村村民热合曼江·沙吾提和博乐市委组织部干部熊国锋有说有笑,一起和面、打馕。“我们来这里,就要为亲戚实实在在做点事。”熊国锋说。
得知结亲户女儿结婚的好消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统计局干部胡若霖和同事带着贺礼送上祝福。“你们来参加婚礼,我们太高兴了!”踏着喜庆的鼓点声,结亲户将干部们迎进门。坐在炕头上,喝着浓浓奶茶,说说唱唱中大家一起见证和分享着甜蜜时刻。
当“结亲周”遇上冬至,包饺子自然成为走亲戚的主题。哈密市伊吾县下马崖乡中心村,伊吾县委宣传部干部职工带上羊肉、大白菜、洋葱来到亲戚家,大家坐在炕上话家常、包饺子,共同感受家的气息。
“以前来亲戚家主要是了解生产中的困难,基本不涉及生活中的琐事。”阿克苏地区交通运输局干部艾克白尔·木拉提感触颇深,“这次住到亲戚家,晚上大家围坐在炕头上,也更容易敞开心扉,聊亲朋好友,聊家长里短。情况了解得多了,以后的工作才更有方向。”
“结亲”要“结心”,“走亲”才“走心”。自治区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开展以来,一幅幅温暖动人的画面在天山南北徐徐展开,基层群众形容“结亲干部来了,家里像过年一样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结亲干部们两三人一组入住亲戚家中,面对面谈心、嘘寒问暖,把*的关心关怀传递到每一位亲人心中。干部们有的带医院体检,有的帮助亲戚修理炉子、电表,有的帮亲戚家小孩辅导功课,有的帮助调解家庭矛盾……在朝夕相处中,大家的心更近了,情更深了。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国家税务局干部在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期间与亲戚一起学习*的十九大精神。(图:吴建荣、边峻鹏)
深入宣讲大家更有干劲“*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政策,这对咱们农村来说是发展机遇。”
“就是,我们以后要多发展经济作物,还必须是高效的、无公害的。”
“对,这样既满足了市场需求,也能最快脱贫致富。”
年12月11日傍晚,阿克陶县阿克陶镇央其买里村村民尼亚孜汗·阿布都克热木家里传出热烈的讨论声。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启动第一天,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民政局干部职工来到结对亲戚家中,支起了“十九大精神”小课桌,以贴近群众的大白话、大实话宣讲*的十九大精神。
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期间,我区各族干部沉下心、扑下身、真融入、办实事,广泛深入宣讲*的十九大精神,将*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凝聚起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强大正能量,共同唱响了维护民族团结、践行民族团结的赞歌。
自治区*委办公厅结亲干部坚持把宣讲*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苞谷馕”式的语言向亲戚们宣讲*的十九大精神,同时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亲戚们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各族干部职工和亲戚们围在一起,讲村里的发展,讲自家的变化,一起看新闻,面对面宣传、讲解*的十九大精神,结合生活实际讲解各项惠民政策;自治区教育厅结亲干部采取集中宣讲、入户宣讲、发放宣传材料、面对面解读等形式进行宣讲,以身边人、身边事和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等为切入口,让群众更好地了解*的十九大精神……
“*的政策太好了,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伊宁市喀尔墩乡吉里格朗村村民阿布力克木·阿不都卡德尔聆听了结亲干部的宣讲后,发自肺腑地说道。
▲冬季农闲时间,吉木萨尔县北庭镇三场槽子牧民新村很多哈萨克族妇女来到村里办的制衣厂,学习缝纫和刺绣技术。图为吉木萨尔县地方税务局干部向哈萨克族“妈妈”托土吾斯·黑那牙体学习缝纫刺绣技术。(图:赵谦、姚雪红)
共谋发展亲人更感温暖虽然已经入冬,但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干部库尔班江·尤努斯亲戚家的棉花还没拾完,他和同事一起下地帮亲戚把棉花拾完后又帮另一户亲戚收白菜。“这些都关乎农民的生计,一团棉花、一棵白菜都不能留在地里。”库尔班江说。
“亲戚赵芳芳来到我家,天天帮着喂牛喂羊不说,还协调解决了还贷款的事儿。”年12月24日,阜康市滋泥泉子镇街北村村民热孜亚感激地说。赵芳芳是阜康市人民法院第二批参加“结亲周”活动的干部。她了解到热孜亚家在信用社的5万元贷款即将到期,但今年收入不好,无法偿还贷款,经过多方协调,最终信用社同意适当延长还贷期限。
尼勒克县苏布台乡博尔博松村艾孜木江·热合木江的小儿子患脑瘫后,每月康复治疗费用要1万多元,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结对亲戚、援疆干部承文明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当地援疆工作组汇报了此事。援疆工作组为艾孜木江协调了元慰问金,承文明也捐了元。“替亲戚分忧、盼家人更好,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面对一家人的感谢,承文明握着兄弟的手动情地说。
扶真贫,真扶贫,结真情。“结亲周”里,我区各族干部走访入户、记录亲戚的困难、认真倾听亲戚的所思所想所盼,把困难摸深、摸透、摸实,为亲戚排忧解难,为亲戚脱贫增收出谋划策,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城里亲戚们的到来,像冬日里的炉火,带来*和政府的关怀,温暖了我们整个冬天。”莎车县塔尕尔其乡古勒巴格村托尔孙·托合孙老人朴素的话语里饱含着深情。
END
来源:新疆日报—新疆亚欧网
荐号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