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国人连名字都没听过的秘境,
但它值得你了解。
作为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新疆可以说不放过每一寸土地展示美的机会,将色彩与光影艺术发挥到极致了。
在这个以眼睛为取景框,每一帧画面都有高光的地方,高饱和度的色彩让视觉得到了极大的滋养。
不管是伊犁的杏花沟、喀纳斯的圣湖,还是一天四季的独库公路、喀什的帕米尔高原…新疆不缺少美,让无数人心驰神往。
而几乎每个去北疆的游人,都不会错过赛里木湖,这里被誉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是小红书推荐最多的人间圣湖。
但你知道吗?在距赛里木湖公里的地方,还藏了个鲜有人知的原始秘境。
它是中哈边境神秘的禁区,流落在外百年,比港澳回归祖国的时间还晚,名字连新疆人都很陌生,直到近些年才揭开神秘面纱。
它被央视评为“中国最后一片净土”,面积平方公里,比马尔代夫还大,但曾年极少人涉足,至今也没被开发。
它是神秘又美丽的仙境,有着不输伊犁的草原花海,媲美喀纳斯的秋日林海,美得像仙境的雪山湖泊,还有条又美又险的自驾公路…
但平日里,你几乎看不到它的任何宣传。毫不夸张地说,个去过新疆的人中,99个都没听过它。
当外面的世界被繁华、喧嚣包裹着时,它仿佛一个游离于世外的仙境,一切都还是最原始的模样。
它就是夏尔西里,祖国边陲上一个未被开发的原生态仙境,藏着世界级的美景。
夏尔西里很远很神秘,但也很值得你了解。
流浪百年,终归故里
说到夏尔西里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很困惑:中国还有这么个地方?在哪?
夏尔西里,为蒙语,意为“黄色的山坡”,有时候也译作夏尔希里,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不知道夏尔西里,其实也不奇怪,一来它地理位置偏远,地处中哈边境,人迹罕至,连放牧的牛羊都不会进入这里。
另一个原因是,夏尔西里,曾是中哈两国的争议区。截止到今天,正式回归成为新中国的领土也不到10年时间。
而在其长达百年的外占时期,除了少许哈萨克驻军,鲜有人迹。夏尔西里这块土地,原属中苏争议区,苏联解体后,成为中哈争议区。
直到年,第二轮中哈边界谈判中,中国以放弃被哈实控的阿拉山口北部余平方公里的声索,才换取了夏尔西里的回归。
年,夏尔西里正式移交中国,现已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由于夏尔西里长期属于边境领土争议区,实行严格的军事管制,基本没有人类活动。
所以这里的自然资源保存极为完好,生态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动植物资源丰富,景色美到像仙境!
直到现在,你还可以在这里看到成排带刺的铁丝网,找到边防军设置的路障…让这里比其他旅游景点,似乎又多了几分别样的神秘。
或许,只有来到边境,才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威严,体会到江山多娇的气息,触摸到鬼斧神工的自然。
中国最后一片净土
夏尔西里,被央视称为“中国最后一片净土”,不了解它的人,可能会说它徒有其名,而了解它的人,则会认为这个评价名副其实。
这里距离著名的赛里木湖,仅公里,但却是另一番天地,仿若隔世。
这里没有信号,更没有WiFi,荒无人烟,鲜有人至,只有零星的摄影爱好者慕名而去。
这里还有一群可爱的人,不论严寒酷暑,风霜骤雨,他们一直默默守卫着,四季未变。
他们就是被称为“夏尔西里守护神”的边防官兵,这里人口密度极低,每平方公里只有0.1人,因此很多时候,一个保护站的人加起来,也只有20多个。
即使鲜少有旁观者,他们也依旧笔直地伫立在此,替我们好好守护和平边疆。
正是有了他们的守护,才有了夏尔西里的安详与宁静,在夏尔西里,格外能够理解“江山如画”的含义。
站在高处望去,那种美无与伦比,沁人心脾。
总有人会疑惑,周遭都是灰蒙光秃的大漠风光,连看到一片绿洲都很惊奇,为何单单到了夏尔西里,突然之间就进入了这么一片奇花异草盛开的油画世界?
这大概就是独属这里的神秘,纵使只有很少的人有机会欣赏它的美,但依然怒放灿烂着。
也正因如此,一尘不染的夏尔西里,才充满了原始的野性美,是野生动植物生存的绝佳天堂。
目前,这里有各种高等植物种,占全疆已知高等植物总数量的51%。脊椎动物种,昆虫种,大型真菌种,生物多性极其丰富,是我国珍稀生物物种的集中分布区。
北疆最隐秘的风光
夏尔西里,意为“黄色的山坡”,但它可不是黄色山坡,它景观多样,色彩丰富,每个初见它的人,都要感叹一句:这是人间天堂吧!
这里有丰富的景观地貌,北疆有的风光,它几乎都有:延绵雪山巍峨屹立,山地森林郁郁葱葱,戈壁荒漠原始壮阔,草原花海广袤壮丽…一步一景,景景惹人沉醉。
这里四季皆景,每个季节都有醉人的美景:
春天的夏尔希里是无声的,更是透明的,一声声炸雷在远方轻叹,一丝丝细雨在空中飞扬,缕缕和风从身旁穿过。
风为笔,就开始了春意盎然的点点写意;雨为墨,就打开了春天画卷的丝丝构想。
就这样,夏尔希里这张俏嫩的脸颊被风吹得青葱,被雨水浇得粉嫩,被鸟儿唱得火红。
夏尔希里的春天,尽管短暂,但所有美好的时光,就像静谧夜空中轻盈舞动的萤火——隐隐于萌芽的小草之间,隐隐于初放的花朵间。
夏日的夏尔希里属于山花绽放的青草地,也属于绿叶婆娑的松树林。
清晨,缕缕薄雾漫过山谷,为河道披上一层轻纱。在这里,山川因雾而神秘,小河因雾而朦胧。
在这个时节,夏尔希里也许会突然地下一场通明的雨,它们轻盈地从边防战士的眼前飘过,从早起的燕子轻快的翅膀上踏过,从桦树枝头鸟儿惊讶的小眼睛前掠过…
季节的风从林梢上轻轻掠过,绚丽的夏尔西里之秋就来了。
此时的夏尔希里,树叶燃烧起全部的生命激情,将山峦染得红彤彤的,金灿灿的。
是的,一叶知秋。秋,在白桦丛林中漫步,在晨光暮霭中闪烁;万军雷霆,雨雪风霜,绿色的枝干被凝成褐色的雕像。
西风偏北了,虫声走远了,催着候鸟一路向南。雪开始一场接着一场的侵袭,让夏尔希里这片土地成了冰清玉洁的雪世界。
茫茫白雪覆盖了山峰,只有轻快的马蹄踏破大地的寂静。白雪皑皑,白雾茫茫,夏尔希里掩去了流水的喧哗,褪去了山野的色彩,坦坦荡荡地亮出了大自然本真的色调。
银装素裹,我想这一定是大地的写意,站在夏尔希里的雪野里,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伸出双手来,想接住那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精灵。
怎么去夏尔西里?
夏尔西里,还有一条又美又险的沙土路,险峻不输怒江72拐,沿途风光不逊色于独库。
这是进入夏尔西里唯一的路,只能单行,越野车沿着蜿蜒狭窄的山路像蜗牛一样缓慢地盘山而上。
从山下到山顶,需要在山道垂直上升多米的高度,险峻和绝美相偕相伴。它犹如一条蜿蜒在山间的丝带,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赭黄,给这片净土增添了些许灵气。
来到这里自驾,仿佛在神秘的画廊当中穿梭,各种颜色的花草树木相伴在路边,时而遇见群山,时而看见河流,时而还能碰上在山坡上踱步的野生马鹿,车窗外尽是壁纸级别的美景!
虽说,夏尔西里“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但如果你真的非常想去这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边防军开具的通行证;一辆性能良好的越野车;一位山路技术娴熟的司机,三项缺一不可!下面为友情提示:
1、边境地区,未对游客开放,必须要找好关系在博乐市办好边境通行证,否则不能通过边防连的关卡。
2、山路路况不是很好,对车子有一定要求,最好是越野车,请到一个好司机更是锦上添花的美事。
3、夏尔西里不经过部队相关部门同意和手续,不可长时间停留,更不能扎营。
4、最佳季节:六月底至七月底山花最多;九月中下旬到十一期间秋景同样震撼人心。
5、食宿:夏尔西里还未有任何旅游开发,况且任何保护性开发实质都是一种破坏,所以驴友们到那里一饱眼福就够了,天黑可以自驾回博乐市区食宿。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春夏秋冬四季轮转,回归祖国后的夏尔西里,依旧远离喧嚣,独自在边陲之地,静静美着。
《国家地理》中描述到:它颠覆了一般草甸给人带来的疲劳感,定义为融合不用时空与色彩的景观。
我想每一个在此情此景中的人,被喧嚣市井磨钝许久的视觉、听觉定会变得鲜灵、敏锐,快要干涸的心田也定会受到润泽。
一伸手,就是国外。让人不禁好奇,一模一样的土地,在哈萨克斯坦的那头,绿草和翠木又会不会和这边有区别呢?
这里还有潺潺的未被污染的清凉泉水,小溪从早到晚汩汩流淌着,时不时可以远远望见前来饮水的野生动物。
当然,泉水旁自然是少不了房子的。这里还有与世隔绝的小木屋,木头做成的围栏,尖尖的屋顶,一根木柱撑着,宛如张开的巨伞。
这些空置的木屋既不是部队的,也不是护林员的,而是当年哈萨克人留下的木房子。如今,与世隔绝的小木屋早已人去屋空。
但是由于他们往往紧挨着水源建造,每天清晨和傍晚时分,成群的动物总会从树丛里走到附近来喝水。
远望去,仿佛这些屋子依旧有人烟,恍若等着月光爬上屋头,袅袅炊烟还会飘起,回荡在林间…
有一位驴友曾说:夏尔西里,用三百年的生长,酝酿出惊世的模样,来过之后,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血液里有了新的力量。
诚然,夏尔西里,一点都不荒凉的“无人区”,它的美像是神仙的后花园,从未被世俗污染过。
它不需要买票,是一个要靠着一张通行证、一辆越野车、一颗探险的心才能进去的地方。
有幸来过这里,你将更加敬畏自然,更加热爱生活和祖国。
不远行,不知世界之大,如果喜欢花儿的种草,请帮忙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