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绿水青山,打造天山最美底色
TUhjnbcbe - 2025/3/8 20:49:00
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原标题:绿水青山,打造天山最美“底色”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肖婕妤陈俊宇吴铎思史宏宇

清澈蔚蓝的水面上,阳光如金子般闪烁,赛里木湖犹如一颗蓝宝石镶嵌在新疆巍巍天山;一望无际的沙海中,桑树新叶在风中摇曳,孕育着生机和希望;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苇丛如画、碧波荡漾,金黄色的芦苇在阳光的映衬下,宛如一幅美丽的油画……

去年9月召开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开展治沙治水和森林草原保护工作。一年来,新疆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今,这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宜居之地遍布天山南北,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荒滩沙海变绿

初秋时节,新疆乌兰旦达盖沙漠腹地的蛋白桑种植基地里,成排的蛋白桑密密匝匝,一望无际,为沙漠披上绿衣。

“这里7公里长、3公里纵深,都是我们近10年种植的树木。”乌兰旦达盖沙漠蛋白桑种植项目负责人、金桑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吉发指着1米多高的桑树告诉记者。

乌兰旦达盖沙漠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境内,总面积约20万亩。曾经,这里“风卷黄沙弥漫天,荒沙万里无人烟”,沙尘暴来袭时,周边农户种植的棉花、葡萄的枝叶都会被打伤。

近年来,为避免黄沙湮没这片土地,精河县及相关部门大力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土地荒漠化、沙化得到控制。蛋白桑种植基地,就是其中的重点工程。

通过交流学习,多次试验,自年以来,金桑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乌兰旦达盖沙漠培育成活2万亩蛋白桑林。经专家论证,这些桑树的保水量相当于建起了一个40万吨的小水库,防风固沙的生态价值和全产业链打造的经济价值凸显。

“经过8年的种植绿化,如今空气变好了,生活在附近的居民还骑电瓶车来这里逛。”刘吉发骄傲地说道。

同样在沙漠中筑起绿色生态屏障的,还有喀什地区的麦盖提县。麦盖提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沙漠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县城距离沙漠最近的地方一度只有不到5公里。

向沙漠进军,麦盖提县规划建设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工程。据介绍,防风固沙生态林工程总体规划面积万亩,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分三期持续推进。如今,茫茫沙海变成一望无际的绿洲,各类苗木的总体成活率达到95%以上。

目前,新疆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等国家重点工程,累计完成“三北”人工造林.40万亩,治理沙化土地.56万亩,沙化土地扩张趋势持续减缓,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浊水变清天更蓝

9月下旬,凉风乍起,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的赛里木湖湖水微波荡漾。湖面的蓝和草原的金,相映生辉。

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近年来,有关部门多措并举加强这里的环境保护。禁牧工作自年起有序开展,至年环湖禁牧面积累计达34.7万亩,坚持轮牧、休牧和草畜平衡,有效改善了草原生态。年以来,累计完成生态固岸28公里,有效防止湖水冲蚀造成的湖岸坍塌、泥沙入湖。

赛里木湖景区综合执法局局长樊江伟告诉记者,为了加强环境监管,赛里木湖管委会环湖设立了12个管护站,对违搭建筑、碾轧草场、采花摘草、牲畜禁牧等行为进行管护。

如今,赛里木湖的水质得到有效改善,水质平均达到Ⅱ类,湖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23.4。通过污染源治理、湖滨带修复、湖岸和沟道的整治,湖区杜绝污染物直接入湖,污染负荷削减指标达到了目标要求,在全国湖泊类水质指标中处于优良状态。

“10年前,赛里木湖半湖浑水半湖蓝水的情况,每年有多天。经过治理,现在水土流失降到历史最低,基本看不到浑浊的湖水了。”看着明亮如镜的湖水,樊江伟露出欣慰的笑容。

截至年底,新疆共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各级、各类保护地个,涵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7种类型。

生态资源变生态财富

曾经风沙肆虐的沙漠,变成了生态与经济效益兼具的“宝地”。

目前,乌兰旦达盖沙漠腹地的蛋白桑种植基地已吸纳附近30多名农牧民稳定就业。每到桑叶、桑葚采摘期,基地还招收近名富余劳动力从事采摘工作。刘吉发介绍:“蛋白桑的桑叶每年可采摘12次以上,1亩桑林所产鲜叶能加工成10公斤桑叶保健茶,2万亩蛋白桑林年产值达上千万元。”

随着桑叶保健品走俏,刘吉发表示,今后将继续扩大蛋白桑在乌兰旦达盖沙漠的种植面积到10万亩。“我们今年计划再增加4条生产线,研发桑葚果汁、花青素、桑黄菌、桑饲料等深加工产品。同时,启动沙漠桑林旅游项目,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好生态成了百姓的金饭碗,天蓝树绿的环境开辟了发展新天地。

樊江伟介绍:“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赛里木湖景区将以亲山、亲水、休闲、娱乐、观赏、文化体验等为目标加快建设,优化景区各个片区布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景区旅游产品。”

在发展中保护绿色,在绿色中谋求发展。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年以来,全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责任编辑:肖天

1
查看完整版本: 绿水青山,打造天山最美底色